教育综合改革应由“教育工具论”向“教育民生论”转型——“十八大”报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之学理解读

被引:32
作者
张学文
机构
[1] 《新华文摘》杂志社
关键词
为人民服务; 就业; 改善民生; 教育民生; 工具论;
D O I
10.14138/j.1001-4519.2013.01.007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正>"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些"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增强就业稳定性"的表述充分表明,国家对教育的定位已不仅仅停留于"科教兴国"与"文化强国"这样单纯的工具论意义上,而上升到秉承以人为本精神,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这样的民生论层面上。这为今后一段时期如何推动教育综合改革,确保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利益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现行教育方针的历史演进与创新发展——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教育“二为”方针的学理解读 [J].
杨天平 .
高校教育管理, 2013, 7 (01) :1-7
[2]   杰出人才培养:大学必须守持学术理性 [J].
眭依凡 .
中国高教研究, 2012, (12) :1-12+25
[3]   论教育优先发展与就业优先战略的关系 [J].
赖德胜 .
中国人口科学, 2012, (06) :5-7
[4]   家庭教育需求的差异化与学校布局调整政策转型 [J].
雷万鹏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51 (06) :147-152
[5]  
解读“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基本内涵[J]. 陈金芳,刘巧利,杨一鸣.青年教师. 2006(05)
[6]  
解读“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基本内涵[J]. 陈金芳,刘巧利,杨一鸣.青年教师. 2006 (05)
[7]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N]. 袁贵仁.学习时报. 2010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