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价值信念的真实主体——反思与克服价值虚无主义的基本前提

被引:22
作者
贺来
机构
[1]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暨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关键词
价值主体; 自由; 独立人格; 价值虚无主义; 价值分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反思价值虚无主义的根源,探求克服价值虚无主义的出路,一个重大前提是寻求与确立价值信念的真实主体。文章立足于中国人的生存处境,论证了这一基本观点:价值信念的真实主体只能是自由的、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个体。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深入反思了价值虚无主义的深层根源,即个人被抽象物所统治,使得个体生命失去了自由的独立人格,并因此使得价值信念的真实主体被虚无化。"价值分化"与"价值虚无主义"概念不同。我们应认真对待以自由的、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个体为基础的"价值分化"这一现代社会的现实,让每一生命个体努力追求自己的生活目的,度过其必然一死的、有限的然而同时又具有真正尊严的一生,从而真正建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格局,这是我们反思价值虚无主义这一重大课题应该获得的思想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深化“主体性”研究的重大课题——从“认知主体”到“价值主体” [J].
贺来 .
学术月刊, 2011, 43 (04) :27-33
[2]   现代人的价值处境与“责任伦理”的自觉 [J].
贺来 .
江海学刊, 2004, (04) :41-46
[3]  
自由论.[M].(英)以赛亚·伯林(IsaiahBerlin)著;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3,
[4]  
俄国思想家.[M].(英)以赛亚·伯林(IsaiahBerlin)著;彭淮栋译;.译林出版社.2001,
[5]  
政治自由主义.[M].(美)约翰·罗尔斯(JohnRawls)著;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
[6]  
实践理性批判.[M].(德)康德著;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