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及其沿海区域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

被引:9
作者
刘伟玲
朱京海
胡远满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盈余; 可持续发展;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8.0191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法方法计算了辽宁省及其沿海6市(葫芦岛、锦州、盘锦、营口、大连和丹东)2003—2005年的生态足迹,分析了生态足迹的变化规律及变化原因,并评价了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03—2005年辽宁省及其沿海6市的生态足迹均超过了其生态承载力,全省人均生态赤字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沿海6市中人均生态赤字最高的城市为盘锦市,然后依次为锦州市、葫芦岛市、营口市、丹东市和大连市。生态足迹供需结构表明,辽宁省及沿海生6市生态足迹需求主要以化石能源地为主,但均有较高的水域类生态盈余。3年间万元GDP生态足迹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辽宁省及其沿海6市的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最后提出了减少区域生态赤字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968 / 9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Wackernagel M,Onisto L,Bello P,et al. Ecological Economics . 1999
  • [2] 中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分析
    徐中民
    陈东景
    张志强
    程国栋
    [J]. 土壤学报, 2002, (03) : 441 - 445
  • [3] 福建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
    翁伯琦
    王义祥
    黄毅斌
    应朝阳
    黄勤楼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1) : 2153 - 2157
  • [4] Evaluating thenatural capital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Applications inSweden and subregions. Wackernagel M,Lewao L,Hansson CB. Ambio . 1999
  • [5] 生态足迹方法及研究进展
    刘淼
    胡远满
    李月辉
    常禹
    张薇
    [J]. 生态学杂志, 2006, (03) : 334 - 339
  • [6] 台州市城市生态足迹
    常志华
    陆兆华
    马喜君
    梁震
    [J]. 生态学杂志, 2007, (01) : 83 - 87
  • [7] Perceptual and structuralbarriers to 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Economics from anecological footprint perspective. Wackernagel M,Rees WE. Ecological Economics . 1997
  • [8]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capacity: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 Rees WE. Environmentand Urbanization . 1992
  • [9] 合肥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张贝尔
    查良松
    吉文帅
    [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6) : 524 - 528
  • [10] 成都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张绍修
    张建强
    李兵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7, (02) : 218 - 2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