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延迟投饵对杂交鲟仔鱼生长、存活和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宋兵
陈立侨
高露姣
陈亚瞿
徐彦明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3] 上海市北部水产养殖中心 上海
[4] 上海
来源:
基金: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关键词:
延迟投饵;
杂交鲟;
仔鱼;
生长;
体成分;
存活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5 [各种鱼类养殖];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以杂交鲟(Huso huso ×Acipenser baeri )仔鱼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 8个处理组,每组100尾(各设2个平行组),分别在孵化后6 d(对照组)、8 d、10 d、12 d、14 d、16 d和18 d开始投喂冰冻卤虫和碎水蚯蚓(以质量比1:1混合),5 d后只投喂碎水蚯蚓。第8组为饥饿组,从不投饵。水温17 ℃,实验周期30 d。结果显示,仔鱼于孵出后8日龄进入混合营养期;10日龄左右是仔鱼开始加速生长的关键时期;12日龄仔鱼进入外源性营养期。随起始投饵时间的延迟,仔鱼的全长、湿重、干重和粗蛋白含量下降,鱼体水分含量则随之升高。但对照组、8日龄及10日龄起始投喂组之间的鱼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14日龄及其以后各起始投喂组仔鱼的生长和鱼体生化成分则与上述各组存在显著差异(P<O.05)。各组仔鱼的最终死亡率以10日龄起始投喂组为最低,仅为5.0%。实验结果表明,杂交鲟仔鱼开始投喂的适宜时间是孵出后10日。
引用
收藏
页码:222 / 226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