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江苏南部一次大雾天气诊断分析

被引:13
作者
陈光
房春花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飞行学院
关键词
雾; 逆温层; 涡度; 温度平流; 垂直速度; 物理诊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地面观测和探空资料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9年11月25—27日江苏南部大雾的成因。结果表明:逆温层的高度及强度与雾的浓度关系密切,弱冷暖平流有利于产生雾,但是温度平流在近地面一定高度迅速逆转使得温度层结由不稳定转为稳定更利于浓雾产生。边界层在低层辐合上升与高层辐散下沉的界面中形成逆温层,是产生浓雾的重要因素。对大雾天气进行诊断分析,有利于更加准确地对大雾天气进行数值预报,减轻此类灾害性天气的危害。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辽宁雾预报区的划分初探 [J].
邢江月 ;
邢婉茹 ;
唐亚平 ;
李岚 ;
孙婧 ;
息涛 ;
宋艳秋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 (05) :31-35
[2]   沈大高速公路雾气候特征与气象要素分析 [J].
李岚 ;
李洋 ;
邢江月 ;
关建华 ;
孙丽 ;
孙婧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 (01) :49-53
[3]   2007年初一次雪后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J].
曹治强 ;
方翔 ;
吴晓京 ;
李小龙 .
气象, 2007, (09) :52-58
[4]  
泉州晋江机场一次大雾天气过程的分析.[J].郭起豪;.空中交通管理.2006, 08
[5]  
泉州晋江机场一次大雾天气过程的分析.[J].郭起豪;.空中交通管理.2006, 08
[6]   2004年冬季华北平原持续大雾天气的诊断分析 [J].
康志明 ;
尤红 ;
郭文华 ;
杨克明 .
气象, 2005, (12) :51-56
[7]   陕西省大雾的气候特征 [J].
贺皓 ;
吕红 ;
徐虹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3) :407-411
[8]   北京地区大雾形成的分析和预报 [J].
吴洪 ;
柳崇健 ;
邵洁 ;
王晓明 .
应用气象学报, 2000, (01) :123-127
[9]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朱乾根等编著;.气象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