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七叶树属植物叶片气体交换特征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被引:19
作者
吴家森 [1 ]
宋福强 [2 ]
陈荣 [1 ]
卢伟民 [1 ]
机构
[1] 浙江林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2] 黑龙江大学生命学院
关键词
气体交换; 叶绿素荧光; 中华七叶树; 黄花七叶树; 大花七叶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在自然条件下,测定了中华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黄花七叶树(A.octandra)和大花七叶树(A.hybrida)植物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光补偿点差异较大,其中中华七叶树最低,为12.53μmol.m-2.s-1、明显低于其它2个种(分别为36.11和46.41μmol.m-2.s-1);3种植物的光饱和点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中华七叶树为1 475μmol.m-2.s-1;明显高于其它2个种(分别为1 366.67和1 025μmol.m-2.s-1);3种植物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中华七叶树为9.47μmol CO2.m-2.s-1,显著高于其它2个种(分别为5.91和2.30μmol CO2.m-2.s-1),说明了中华七叶树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中华七叶树的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为55.800,分别是黄花七叶树和大花七叶树的1.33、1.44倍;中华七叶树的PSⅡ总的光化学量子产额(Y ield)为0.470,分别是黄花七叶树和大花七叶树的1.21、1.15倍;中华七叶树的光化学淬灭(qP)为0.975,分别是黄花七叶树和大花七叶树的1.10、1.10倍。3项荧光指标在不同树种之间差异性达显著水平,说明中华七叶树具有较高的电子传递活性和光能转化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438 / 4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济南市校园6个绿化树种光合荧光特征比较初探 [J].
徐飞 ;
郭卫华 ;
王玉芳 ;
王炜 ;
杜宁 ;
王仁卿 .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7, (05) :86-94
[2]   北美产七叶树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J].
周志春 ;
金国庆 ;
张均民 ;
费学谦 ;
吴云生 .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01) :29-34
[3]   3种彩叶植物的光合特性研究 [J].
甘德欣 ;
王明群 ;
龙岳林 ;
陈琼琳 ;
徐斌 ;
周晨 ;
熊兴耀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607-610
[4]   几种国外七叶树引种试验初报 [J].
查振道 ;
王军涛 ;
白芳芳 .
林业实用技术, 2006, (11) :23-24
[5]   欧洲七叶树体细胞次生胚重复发生研究 [J].
吕秀立 ;
施季森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76-78
[6]   七叶树属种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研究 [J].
费学谦 ;
丁明 ;
周志春 ;
张萍 ;
江志标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2) :166-171
[7]   欧洲七叶树的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 [J].
吕秀立 ;
施季森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41-44
[8]   欧洲七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 [J].
吕秀立 ;
施季森 .
分子植物育种, 2003, (Z1) :649-654
[9]   不同CO浓度下长白山3种树木幼苗的光合特性 [J].
周玉梅 ;
韩士杰 ;
张军辉 ;
邹春静 ;
王琛瑞 ;
陈永亮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1) :41-44
[10]   黄土丘陵区沙棘气孔导度及其影响因子 [J].
阮成江 ;
李代琼 .
西北植物学报, 2001, (06) :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