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岩块系统的参数法分类及孔喉结构特征

被引:13
作者
徐婷
伦增珉
谭中良
吕成远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参数法分类; 岩块系统; 压汞法; 孔喉结构;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属于强烈非均质性油藏,裂缝、溶洞的尺度与基质岩块的孔喉半径相差2~3个数量级。采用参数法对碳酸盐岩基质岩块进行初步分类后,结合岩心铸体薄片、压汞法毛管压力和孔喉分布曲线,进一步划分出3类基质岩块。结果表明,不同类别的孔喉结构特征决定了基质岩块系统的储集和渗流能力,喉道的连通性是岩块系统渗流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即使孔隙中含油,若无有效的微裂缝和喉道沟通,也会极大地降低岩块系统的采出程度。该研究成果为下一步探索适合于碳酸盐岩基质岩块的驱替条件、驱替方法、储层改造方法及对应采出程度等,提供了重要的岩心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1+98 +9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不同开发阶段孔洞的作用附视频 [J].
修乃岭 ;
熊伟 ;
高树生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7, (03) :52-54+11
[2]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的特征及缝洞单元划分 [J].
张希明 ;
朱建国 ;
李宗宇 ;
杨坚 .
海相油气地质, 2007, (01) :21-24
[3]   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研究方法综述 [J].
陈杰 ;
周改英 ;
赵喜亮 ;
何成 .
特种油气藏, 2005, (04) :11-14+103
[4]  
塔河碳酸盐岩溶缝洞型油藏流动单元研究意义.[J].谭承军;.中国西部油气地质.2005, 01
[5]  
塔河碳酸盐岩溶缝洞型油藏流动单元研究意义.[J].谭承军;.中国西部油气地质.2005, 01
[7]   碳酸盐岩裂缝-溶洞型油气藏开发技术探讨 [J].
黄孝特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5) :446-449
[8]  
裂缝性油藏开发技术.[M].袁士义;宋新民;冉启全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9]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M].李培廉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10]  
油藏岩心分析和采油机理实验论文集.[M].黄代国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