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不同开发阶段孔洞的作用附视频

被引:8
作者
修乃岭
熊伟
高树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溶洞; 裂缝; 组合模式; 连通程度; 开发阶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溶洞为主的溶洞-裂缝型碳酸盐岩油藏特征,在分析储层特征和缝洞组合模式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缝和洞的流动机理、储集空间连通关系,最后讨论了不同开发阶段不同缝洞组合模式下,孔洞的不同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4+11 +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动单元概念和研究方法探讨 [J].
郭春华 ;
杨宇 ;
莫振敏 ;
康志宏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6, (06) :34-37+6
[2]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渗流特征 [J].
康志江 ;
李江龙 ;
张冬丽 ;
吴永超 ;
张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5) :634-640+673
[3]   碳酸盐岩裂缝-溶洞型油气藏开发技术探讨 [J].
黄孝特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5) :446-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