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三角洲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6
作者
王丹丹 [1 ,2 ]
于静洁 [1 ]
王平 [1 ]
朱秉启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干旱区; 额济纳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3 [水文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以额济纳三角洲2011年生态输水期间(4月)和生态输水间歇期(8月)两次巡测水样的水化学数据为基础,运用Kriging插值、Piper图等方法,综合分析单次生态输水情况下额济纳三角洲河岸带、戈壁带和农田绿洲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4月相比,8月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未发生明显改变,但TDS(总溶解固体)(2 211.7~2 974.3mg/L)、总硬度(251.5~357.3mg/L)以及各主要离子含量显著增加,空间变异系数增大(112.6~157.5);空间上,地下水化学表现出明显的变化特征,沿地下水径流方向,地下水TDS由小于1 000mg/L增高到大于3 000mg/L,垂直河道方向,距河道一定距离存在TDS峰值带;额济纳三角洲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潜水蒸散发、生态输水和抽水灌溉等。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5+66 +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黑河流域生态输水对下游植被变化影响研究 [J].
张一驰 ;
于静洁 ;
乔茂云 ;
杨宏伟 .
水利学报, 2011, 42 (07) :757-765
[2]   额济纳盆地浅层地下水演化特征与滞留时间研究 [J].
苏永红 ;
朱高峰 ;
冯起 ;
常宗强 ;
司建华 ;
席海洋 ;
曹生奎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4) :544-551
[3]   额济纳绿洲沿河区地下水位埋深对生态输水的响应研究 [J].
刘莉莉 ;
刘静 ;
王开云 ;
王义 ;
孙旭 ;
王剑然 ;
张金龙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58-63
[4]   分水对额济纳绿洲浅层地下水水化学性质的影响 [J].
席海洋 ;
冯起 ;
司建华 ;
苏永红 ;
常宗强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7, (05) :135-137+152
[5]   额济纳盆地地下水盐化特征及机理分析 [J].
温小虎 ;
仵彦卿 ;
苏建平 ;
张应华 ;
刘发民 .
中国沙漠, 2006, (05) :836-841
[6]   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化学特征对输水响应的阶段性研究 [J].
陈永金 ;
陈亚宁 ;
李卫红 ;
刘加珍 .
环境科学, 2006, (07) :1299-1304
[7]   黑河下游额济纳盆地深层地下水来源的探讨 [J].
钱云平 ;
秦大军 ;
庞忠和 ;
王玲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6, (03) :25-29
[8]   额济纳盆地地下水补给机理研究 [J].
张应华 ;
仵彦卿 ;
苏建平 ;
温小虎 .
中国沙漠, 2006, (01) :96-102
[9]   生态输水影响下地下水化学特征的时空变化分析 [J].
陈永金 ;
陈亚宁 ;
李卫红 ;
刘加珍 .
冰川冻土, 2005, (05) :734-741
[10]   额济纳旗浅层地下水环境分析 [J].
苏永红 ;
冯起 ;
朱高峰 ;
吕世华 .
冰川冻土, 2005, (02) :297-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