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盆地浅层地下水演化特征与滞留时间研究

被引:14
作者
苏永红 [1 ]
朱高峰 [2 ]
冯起 [1 ]
常宗强 [1 ]
司建华 [1 ]
席海洋 [1 ]
曹生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流域水文及应用生态实验室阿拉善荒漠生态-水文试验研究站
[2] 兰州交通大学数理与软件工程学院
关键词
水化学; 矿化度; 氚(3H)同位素测年; 地下水补给; 额济纳盆地;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9.04.017
中图分类号
P641.3 [水文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地球化学和氚(3H)同位素测年技术相结合,通过额济纳盆地地下水、地表水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的研究,探讨中国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下游盆地地下水地球化学演化规律和平均滞留年龄。额济纳盆地浅层地下水状况主要受地表水补给状况的影响,离河道近的水样矿化度低;而离河道较远的戈壁区,地下水矿化度高。水体化学成分主要受岩盐、石膏、白云石等矿物的溶解及蒸发作用的影响。通过利用指数-活塞模型流模型(EPM),计算出额济纳浅层地下水年龄在13~58年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544 / 55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基于胡杨年轮重建黑河下游近100年春季径流量
    刘普幸
    陈发虎
    靳立亚
    勾晓华
    张永香
    彭剑峰
    [J]. 干旱区地理, 2007, (05) : 696 - 700
  • [2] 额济纳三角洲近15年土地利用分形特征及变化
    王大鹏
    王周龙
    李德一
    崔青春
    [J]. 干旱区地理, 2007, (05) : 742 - 746
  • [3] 实施分水方案后对黑河下游地下水影响的分析
    席海洋
    冯起
    司建华
    [J]. 干旱区地理, 2007, (04) : 487 - 495
  • [4] 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抬升的地表植被恢复价值初探
    徐海量
    叶茂
    丁宇
    张青青
    [J]. 干旱区地理, 2007, (04) : 482 - 486
  • [5] 应用同位素研究黑河下游额济纳盆地地下水
    钱云平
    林学钰
    秦大军
    王玲
    [J]. 干旱区地理, 2005, (05) : 574 - 580
  • [6] 黑河流域走廊平原地下水补给变异特征与机制
    张光辉
    聂振龙
    张翠云
    申建梅
    [J]. 水利学报, 2005, (06) : 715 - 720
  • [8] 用同位素方法研究额济纳盆地承压含水层地下水的补给
    陈建生
    汪集旸
    赵霞
    盛雪芬
    顾慰祖
    陈亮
    苏治国
    [J]. 地质论评, 2004, (06) : 649 - 658
  • [9] 黑河流域水体化学特征及其演变规律
    刘蔚
    王涛
    高晓清
    苏永红
    [J]. 中国沙漠, 2004, (06) : 95 - 102
  • [10] 从黑河流域地下水年龄论其资源属性
    陈宗宇
    聂振龙
    张荷生
    程旭学
    赫明林
    [J]. 地质学报, 2004, (04) : 560 - 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