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玉米粗缩病发生危害与防治

被引:31
作者
苗洪芹
陈巽祯
机构
[1] 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发生危害,防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31.49 [];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90年代以来,玉米粗缩病在河北、北京、山东等省市再次流行。1993年河北省发病面积达40多万hm2,占播种面积20%。接种试验表明,感病植株苗龄越小,产量损失越大,芽鞘期至9叶期是玉米易感病阶段,损失100%~64.2%。病害仅由介体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该虫一经获毒终身带毒。防治主要以调整播期,春播玉米覆膜尽量早播,夏玉米适期晚播,避开灰飞虱成虫盛发期。应用内吸残效期长的杀虫剂种子包衣处理或拌种可较好地控制该病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玉米粗缩病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 [J].
陈巽祯 ;
杨满昌 ;
刘信义 ;
杨本荣 .
华北农学报, 1986, (02) :90-97
[2]  
一种新的纯化玉米粗缩病毒的方法及病毒形态的研究[J]. 郑巧兮,沈菊英,龚祖埙,杨本荣,马巧月.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1984(06)
[3]   玉米粗缩病的病毒寄主范围研究 [J].
杨本荣 ;
马巧月 .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03) :1-8
[4]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作物抗性的关系 [J].
杨本荣 .
河北农学报, 1983, (03) :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