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作物抗性的关系

被引:1
作者
杨本荣
机构
[1] 河北省植保土肥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 玉米单交种; 作物; 灰飞虱; 水稻害虫; MRDV; 马齿型; 叶期; 杂交高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玉米粗缩病是河北省中南部的玉米重要病害之一。70年代中后期,各地因此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尤以石家庄地区最为严重,重病社队减产二成左右。通过生产调查和研究,到1978年初步确定了病原,并提出以调整播期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收到了压低病害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1)就束鹿县看病害虽有压低,但时有起伏。(2)调整播期这项主要措施在生产中应用受到限制,至今仍有60%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关于石家庄地区玉米粗缩病病原的类型问题 [J].
马文元 .
植物保护, 1982, (03) :18-19
[2]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防治 [J].
何丽泉 ;
杨培 ;
杨书堂 ;
贾来珍 ;
马藏欣 .
植物保护, 1982, (03) :17-17
[3]   玉米新病害“矮化病”调查简报附视频 [J].
刘国镕 ;
张绪振 ;
孙庆玲 ;
刘信义 ;
贾焕臣 .
华北农学报, 1964, (02) :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