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与环境法研究的实践转向

被引:17
作者
巩固
机构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法学; 方法论; 比较环境法; 激励理论; 规范法学; 社科法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近年来,环境法在我国日趋独立,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及组成部分,法律规范形式日趋多样、自成体系。而有关环境法学的学术研究也日趋繁荣、丰富与多元。随着环境危机在中国当下的日趋凸显以及环境公共安全事件或群体性事件的频发,环境法的法律适用也频繁步入司法的视野,受到国人与社会的高度关注。我刊曾于2010年第4期组织笔谈,邀请徐祥民、刘卫先、刘超、陈海嵩四位学者就我国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问题进行撰文,表明了本刊对于环境法学理论研究的持续关注。六年来,我国环境法学研究的表面繁荣依然如故,但有关环境法学的研究进路、立场、视野、方法及分析工具等有关环境法学研究及环境法制实践的方法论却并未得到同步或先进的发展。而方法论对于环境法学研究及环境法制实践所具有的导向、指引及规范等重要意义自不待言,这些都需要环境法学研究共同体的学术积淀及理论贡献。因此,为了推动环境法学界对于环境法学方法论的理论自觉与学术贡献,本刊特别邀请秦天宝、巩固、刘卫先、陈冬四位学者分享其有关环境法学方法论的心得及体会,希望为我国环境法学研究持续助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信息、信任与法律.[M].张维迎著;.三联书店.2003,
[2]  
论公民.[M].(英)霍布斯(T.Hobbes)著;应星;冯克利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3]  
政治学.[M].(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
[4]   以立法为中心的环境法学研究及其转向 [J].
刘卫先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2) :22-31
[5]   “环评风暴”的制度困境解析——以水电项目为例 [J].
巩固 .
法商研究, 2009, 26 (06) :12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