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效应分析

被引:11
作者
刘成
周晓时
陈莎莎
刘明迪
李谷成
李勤志
冯中朝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农业结构调整; 耦合度; 农业要素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解湖北省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分别基于农业生产布局结构以及农业要素投入结构2个视角,一方面利用耦合度指数的方法测算出农业生产结构与比较优势的契合度,回归分析二者耦合度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利用要素禀赋结构系数的方法测算出农业生产中要素投入结构的协调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水稻以及油菜生产结构的合理性对农民收入增长表现为显著影响关系,其中油菜和花生表现为正向影响,水稻为负向影响,玉米、棉花以及小麦并未对农民收入形成显著影响,而各种要素禀赋结构系数的极差与农民收入增长呈现负向影响关系。基于此,湖北省农业发展应发挥本省各农作物的生产比较优势来规划农业生产布局结构,加大水稻以及油菜等优势作物的发展力度;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在保证农业用地的根本属性基础上合理推动土地流转,鼓励二、三产业资本合理进入农业生产,以实现劳动力、土地以及资本的最优配置。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多维困境及其路径选择 [J].
郭秀兰 .
经济问题, 2015, (09) :86-93
[2]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武威市县域经济作物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J].
陈其兵 ;
彭治云 ;
唐峻岭 ;
王成兰 ;
孙有鑫 ;
胡敏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15, (01) :99-104
[3]   湖北省柑橘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向云 ;
祁春节 ;
陆倩 .
经济地理, 2014, 34 (11) :134-139+192
[4]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测度及评价 [J].
杨立勋 ;
刘媛媛 .
农业经济, 2013, (01) :12-14
[5]   基于投入角度的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因素分解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J].
田云 ;
张俊飚 ;
李波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32 (06) :752-755
[6]   陕西省主要农作物国内比较优势分析 [J].
袁梁 .
浙江农业科学, 2011, (01) :13-15
[7]   农村生态住区建设系统灰色关联度耦合模型 [J].
李明 ;
王晓鸣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10, 27 (02) :53-57
[8]   我国南四湖流域种植业结构变迁与农业投入产出的特色分析 [J].
林治安 ;
赵秉强 ;
孟庆光 ;
李志杰 ;
许建新 .
作物杂志, 2007, (05) :7-11
[9]   我国棉花生产比较优势与出口竞争力的区域差异分析 [J].
马惠兰 .
国际贸易问题, 2007, (07) :61-65
[10]   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地理学报, 2005, (02) :23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