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

被引:546
作者
刘耀彬
李仁东
宋学锋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灰色关联分析; 关联度; 耦合度;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耦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出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定量揭示出中国省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的主要因素,并从时空角度分析了区域耦合度的空间分布及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要素之间的耦合是复杂的,总体上表现在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和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约束作用两个方面。通过关联度计算遴选出作用于生态环境的16项城市化指标和影响城市化的10项生态环境指标,它们较为全面反映出系统交互耦合的机理;(2)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布基本符合东、中西空间分异的规律。根据耦合度大小并结合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发展阶段,大致将全国省区划分为协调、磨合、拮抗和低水平耦合等4种类型,其中以拮抗类型为主;(3)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的时序变动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波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37 / 24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生态环境”概念的起源与内涵 [J].
王孟本 .
生态学报, 2003, (09) :1910-1914
[2]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 [J].
黄金川 ;
方创琳 .
地理研究, 2003, (02) :211-220
[3]   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动及动力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1) :8-12
[4]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与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实证 [J].
罗上华 ;
马蔚纯 ;
王祥荣 ;
雍怡 ;
余琦 .
生态学报, 2003, (01) :45-55
[5]   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与限制因子分析 [J].
林道辉 ;
杨坤 ;
周荣美 ;
朱利中 ;
沈学优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1, (01) :76-81
[6]   90年代中期中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 [J].
郑易生 ;
阎林 ;
钱薏红 .
管理世界, 1999, (02) :189-197+207
[7]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理与方法研究 [J].
曹利军 ;
王华东 .
环境科学学报, 1998, (05) :80-86
[8]  
199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编];.科学出版社.1999,
[9]  
中国城市地理.[M].顾朝林等著;.商务印书馆.1999,
[10]  
城市地理学.[M].许学强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