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化:中国刑事诉讼修改的当下与未来走向

被引:16
作者
左卫民
机构
[1]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诉讼程序; 修正案; 司法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1979年以来,中国刑事诉讼立法的发展贯穿了一条主线——程序司法化。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在改变单方、双方结构,建立并完善三方结构方面做出了努力,进一步增强了刑事诉讼诸阶段的司法化要素。但应当看到,当下的程序司法化努力还主要局限在审判阶段(尤其是一审)的实体性裁判方面,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所实施的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诉讼行为,大都仍未纳入司法化的范围。未来的改革应立足中国司法实际,坚决而渐进地推进程序的司法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透视“以侦查案卷为中心的审查起诉” [J].
郭松 .
法学论坛, 2010, 25 (04) :137-143
[3]   侦查权力的控制如何实现——以刑事拘留审批制度为例的分析 [J].
马静华 .
政法论坛, 2009, 27 (05) :54-65
[4]   刑事庭前准备程序若干问题研究 [J].
韩红兴 .
人民司法, 2009, (01) :63-66
[5]   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的三个传统 [J].
陈瑞华 .
东方法学, 2008, (01) :23-30
[6]   中国刑事案卷制度研究——以证据案卷为重心 [J].
左卫民 .
法学研究, 2007, (06) :94-114
[7]   虚置的程序 对刑事二审功能的实践分析 [J].
王超 .
中外法学, 2007, (02) :188-200
[8]   案卷笔录中心主义——对中国刑事审判方式的重新考察 [J].
陈瑞华 .
法学研究, 2006, (04) :63-79
[9]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程序:实证研究与理论阐析 [J].
左卫民 .
中外法学, 2005, (06) :641-663
[10]   刑事二审审理方式之改革 [J].
陈永生 .
政治与法律, 2004, (01) :12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