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毒素在滇池鱼体内的积累水平及分布特征

被引:23
作者
吴幸强 [1 ,2 ]
龚艳 [3 ]
王智 [1 ,2 ]
刘旻 [1 ,2 ]
陈旭东 [1 ]
肖邦定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与科技信息中心
关键词
滇池; 鱼体; 微囊藻毒素; 积累水平; 分布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4 [环境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解富营养化水体中鱼体内微囊藻毒素(MC)的积累水平及其分布特征,2003年4月和9月份两次在滇池试验区采集了鲢、鳙和草鱼等鱼种,用ELISA方法对鱼体中肝、肾、空肠、胆、肌肉等不同组织中MC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MC在所有样品中均能检测到,且主要分布在鱼体的肝肾脏和消化道等器官,而肌肉和非消化道器官中毒素含量相对较低。不同鱼种不同组织对MC的富集程度也明显不同,鲢鳙中肝脏和肾脏这两个主要的靶器官对MC的蓄积能力就远高于草鱼。同时,不同季节MC在鱼体内的积累水平也明显不同,4月份鱼样中MC的含量普遍低于9月份鱼样中MC的含量。最后按照WHO生活饮用水安全标准的建议进行推算,所有鱼肉中的MC均没有超过其推荐的人体每日可允许摄入量(≤0.04μg/kg人体重),初步推断鱼肉中MC暂时还未危及到人体健康,但仍具有潜在的风险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88 / 3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揭开武汉东湖蓝藻水华消失之谜 [J].
刘建康 ;
谢平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9, (03) :85-92
[2]   广东省典型大中型供水水库和湖泊微囊藻毒素分布 [J].
王朝晖 ;
林少君 ;
韩博平 ;
林秋奇 ;
胡韧 .
水生生物学报, 2007, (03) :307-311
[3]   用鲢鳙直接控制微囊藻水华的围隔试验和湖泊实践 [J].
刘建康 ;
谢平 .
生态科学, 2003, (03) :193-198
[4]   江西鄱阳湖微囊藻毒素污染及其在鱼体内的动态研究 [J].
徐海滨 ;
孙明 ;
隋海霞 ;
李建平 ;
严卫星 .
卫生研究, 2003, (03) :192-194
[5]   微囊藻毒素的毒性以及水生生物的富集作用 [J].
隋海霞 ;
严卫星 ;
徐海滨 .
卫生研究, 2002, (03) :214-217
[6]  
Toxic Cyanobacteria in water. A guide to their public healthconsequences,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Chorus I,Bartram J. E&Fn Spon . 1999
[7]  
Understanding and management of cyanobacterial blooms in sub-tropical reservoirs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Gary J Jones, Wojciech Poplawski.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998
[8]  
Microcystin contamination in fish from the Jacarepaguá Lagoon (Rio de Janeiro, Brazil): ecological implication and human health risk[J] . &nbspToxicon . 2001 (7)
[9]  
Microcystins (cyanobacteria hepatotoxins) bioaccumulation in fish and crustaceans from Sepetiba Bay (Brasil, RJ)[J] . &nbspToxicon . 2003 (3)
[10]  
Distribution of Microcystins in a Lake Foodweb: No Evidence for Biomagnification[J] . B.W. Ibelings,K. Bruning,J. de Jonge,K. Wolfstein,L.M. Dionisio Pires,J. Postma,T. Burger. &nbspMicrobial Ecology . 200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