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优先连接的纳米技术合作网络演化研究

被引:24
作者
刘凤朝
张娜
孙玉涛
马荣康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
纳米技术; 专利合作; 网络演化; 优先连接;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16.02.007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统计学方法,基于USPTO专利数据,以组织为网络节点,从节点进入、退出和优先连接选择双重视角研究纳米技术研发网络的演化机制,研究发现:(1)纳米技术研发网络通过节点组织的频繁更新和节点关系的快速重建两种路径实现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2)纳米技术研发合作网络节点间的连接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新进入的节点选择合作伙伴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对方的中间中心度,其次是度数中心度,网络演化持续时间越长,上述特征越明显;(3)节点自身的技术、组织、沟通能力条件和外部商业竞争压力引致的发展需求是纳米技术研发网络演化的双重驱动力量;(4)基于中间中心度的优先连接对新进入者和在位者的创新绩效均有正向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社会网络节点重要性与个人绩效的关系研究 [J].
蔡萌 ;
杜海峰 ;
杜巍 ;
任义科 ;
赵晨 .
管理评论, 2013, 25 (12) :147-155
[2]   网络结构模式与员工个人绩效——基于整体网络的分析 [J].
蔡萌 ;
任义科 ;
赵晨 ;
杜巍 ;
杜海峰 .
管理评论, 2013, 25 (07) :143-155
[3]   基于专利技术共现网络的纳米技术演化路径研究 [J].
刘凤朝 ;
马荣康 ;
孙玉涛 .
科学学研究, 2012, 30 (10) :1500-1508
[4]   组织创新网络中的中间人角色及其影响因素——以中国制药技术领域为例 [J].
刘凤朝 ;
马荣康 .
科学学研究, 2011, 29 (08) :1240-1250
[5]   校企科研合作复杂网络及其分析 [J].
王朋 ;
张旭 ;
赵蕴华 ;
张泽玉 .
情报理论与实践 , 2010, (06) :89-93
[6]   基于SNA的中国管理科学科研合作网络分析——以《管理评论》(2004-2008)为样本 [J].
张利华 ;
闫明 .
管理评论, 2010, 22 (04) :39-46
[7]   个体网络结构分析在科学交流活动中的应用研究——以碳纳米管领域的科学合作为例 [J].
汪丹 .
科学学研究, 2009, 27 (04) :523-528
[8]   网络分析方法用于纳米科技领域科学合作状况的研究 [J].
谢彩霞 .
科研管理, 2008, (01) :130-137
[9]   国际纳米科技领域合作研究状况的计量分析 [J].
谢彩霞 .
科学学研究, 2007, (03) :415-420
[10]   基于核心-边缘结构的国际科技合作网络分析——以纳米科技(1996-2004年)为例 [J].
魏晓俊 ;
谭宗颖 .
图书情报工作, 2006, (12) :35-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