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调整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一个研究述评

被引:14
作者
冯华超 [1 ,2 ]
钟涨宝 [1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
[2] 华中农业大学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调整; 集体成员权; 农业生产绩效; 土地流转; 土地确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研究目的:以公平和效率目标为线索探讨土地调整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以便更好地推动相关研究和指导土地产权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从合理性来看,土地调整体现了村民的集体成员权,并在社会保障、土地利用效率与社会资源配置方面发挥较大作用;(2)从必要性来看,一方面市场补偿机制的缺失导致了调整对农业生产绩效负面影响的产生,另一方面,土地流转作为替代性机制运转受限,土地确权作为政策约束面临着实践困境的同时也忽视了调整的社会、政治功能。研究结论:在现阶段土地调整仍有一定的存在空间,未来要逐步健全调整的替代制度,并加强不同制度之间的衔接和配套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41]   土地使用权的稳定性与肥料使用——广东省实证研究 [J].
何凌云 ;
黄季焜 .
中国农村观察, 2001, (05) :42-48+81
[42]   土地延包“30年不变”的再认识 [J].
朱冬亮 .
农业经济问题, 2001, (01) :37-41
[44]   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 [J].
姚洋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2) :54-65+206
[45]   农民对土地产权的意愿及其对新政策的反应 [J].
龚启圣 ;
刘守英 .
中国农村观察, 1998, (02) :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