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举国体制”

被引:21
作者
王凯
机构
[1] 南京体育学院体育赛事研究中心
[2]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举国体制; 竞技体育; 东京奥运会; 北京冬奥会;
D O I
10.15877/j.cnki.nsic.2018.04.002
中图分类号
G81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面对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新使命,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当务之急是推进实现更优化的"新举国体制"。事实上,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不是"举得过度",而是"举得不足","强政府、强社会"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模式更加符合当下中国体育发展的实际状况。研究认为,"新举国体制"目标上应由"竞技为国争光"向"竞技为国争光兼顾为民谋利"转变;参与主体上由"政府单一主体"向"政府主导与社会主体协同参与"转换;发展内容上由"封闭式技术主导"向"开放多元化"拓展;机制设计上由"体育系统内生"向"系统内外共生"转型。唯有如此,中国才能在奥运备战中做到阶段任务与事业使命同步发展、政府主导与社会主体协同发展、场内备战与场外备战同步实施、传统经验与新兴科技共同助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adaptive capacity and multi-level learning processes in resource governance regimes [J].
Pahl-Wostl, Claudia .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HUMAN AND POLICY DIMENSIONS, 2009, 19 (03) :354-365
[12]  
从“举国体制”到“中国模式”:中国体育体制空间的理论诉求——“体育体制转轨与中国体育的未来”论坛综述[J]. 王庆军.体育与科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