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能否增加农民收入——一个整体性框架及初步经验证据

被引:17
作者
龙开胜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指标交易; 农民收入; 地票交易; 宅基地置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以获取建设用地空间为首要目标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如果不能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显然不利于这一制度的推行。通过构建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与农民收入关系的整体框架,结合地票交易和宅基地置换等实践案例,分析指标交易能否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结果表明,农民从指标效用价值收益中所获收入Ⅰ,以及指标交易对其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变所带来的收入Ⅱ,决定了农民收入变化效果。总体上,指标交易并不必然增加农民收入,而是在农民个体、区域和时期上呈现出分化,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今后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需要从合理设置指标生产条件及交易方式、完善指标市场配置机制和收益分配规则、平衡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以及建立指标交易区域之间的补偿制度等方面加以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4+140 +14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宅基地置换中农民权益受损问题及对策研究 [J].
冯双生 ;
张桂文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12) :31-39+110
[2]   中国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长困境与对策思路 [J].
金丽馥 .
江海学刊, 2013, (06) :97-101+238
[3]   地票交易的地役权属性论 [J].
黄忠 .
法学, 2013, (06) :15-25
[4]   土地指标交易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J].
袁志刚 .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3, (05) :59-59
[5]   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问题与出路 [J].
张一鸣 ;
刘俊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1, 13 (04) :20-24
[6]   地票模式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案例研究 [J].
段力 ;
傅鸿源 .
公共管理学报, 2011, 8 (02) :86-92+127
[7]   农村改革三大问题 [J].
陈锡文 .
中国改革, 2010, (10) :14-18
[8]   基于土地发展权与制度变迁视角的城乡土地地票交易探索——重庆模式分析 [J].
张鹏 ;
刘春鑫 .
经济体制改革, 2010, (05) :103-107
[10]   “地票”交易:模式演进和体制内要素组合的优化 [J].
程世勇 .
学术月刊, 2010, 42 (05) :7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