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2 条
华南陆块的形成与Rodinia超大陆聚合-裂解——观察、解释与检验
被引:207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华夏;
扬子;
华南;
前寒武纪地质;
Rodinia超大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本文重点回顾了近十年来华南前寒武纪地质演化的主要研究进展,特别是新元古代早期扬子-华夏块体拼合形成华南陆块、新元古代中期华南的陆内裂谷岩浆作用和盆地演化及其与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裂解的关系,并对一些重要区域地质演化和深部动力学机制的学术争议进行评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43 / 55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72 条
[1]
扬子地块北缘古元古代环斑花岗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J].
张丽娟
;
马昌前
;
王连训
;
佘振兵
;
王世明
.
科学通报,
2011, 56 (01)
:44-5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昌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王连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佘振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扬子板块最古老岩石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
[J].
焦文放
;
吴元保
;
彭敏
;
汪晶
;
杨赛红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7)
:972-97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扬子地块西缘Grenville期花岗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J].
杨崇辉
;
耿元生
;
杜利林
;
任留东
;
王新社
;
周喜文
;
杨铸生
.
中国地质,
2009, 36 (03)
:647-657

杨崇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耿元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杜利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任留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新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周喜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铸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质矿产厅攀西地质大队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4]
闽西南晚三叠世文宾山组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J].
王果胜
;
何付兵
;
朱卫平
;
马文璞
.
现代地质,
2009, 23 (02)
:246-25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卫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马文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5]
浙江平水群角斑岩的成因: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制约
[J].
陈志洪
;
邢光福
;
郭坤一
;
董永观
;
陈荣
;
曾勇
;
李龙明
;
贺振宇
;
赵玲
.
科学通报,
2009, 54 (05)
:610-617

陈志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邢光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郭坤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董永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陈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曾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6]
宜昌圈椅埫A型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与扬子大陆古元古代克拉通化作用
[J].
熊庆
;
郑建平
;
余淳梅
;
苏玉平
;
汤华云
;
张志海
.
科学通报,
2008, (22)
:2782-2792

熊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郑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余淳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汤华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志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7]
江南造山带存在新元古代(~850 Ma)俯冲作用——来自皖南SSZ型蛇绿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证据
[J].
丁炳华
;
史仁灯
;
支霞臣
;
郑磊
;
陈雷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8, (05)
:375-38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仁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和环境重点实验室

支霞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和环境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武夷山西缘流纹岩的形成时代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J].
舒良树
;
邓平
;
于津海
;
王彦斌
;
蒋少涌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8)
:950-959

舒良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邓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于津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少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9]
华南新元古代玄武质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从造山运动到陆内裂谷
[J].
李献华
;
王选策
;
李武显
;
李正祥
.
地球化学,
2008, (04)
:382-398

李献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应用地质系地球科学研究所 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应用地质系地球科学研究所

王选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应用地质系地球科学研究所

李武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应用地质系地球科学研究所

李正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应用地质系地球科学研究所 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应用地质系地球科学研究所
[10]
东秦岭方城新元古代碱性正长岩形成时代及其动力学意义
[J].
包志伟
;
王强
;
白国典
;
赵振华
;
宋要武
;
柳小明
.
科学通报,
2008, (06)
:684-694

包志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实验室

王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实验室

白国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实验室

赵振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实验室

宋要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