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与发展循环经济:一个内生性分析框架

被引:5
作者
刘纯彬
桑铁柱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集群; 循环经济; 内生性;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09.07.016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本文建立了一个发展循环经济的内生性分析框架,论证了在发展循环经济的约束下,追逐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为寻求发展循环经济的合适模式,会逐步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同时,产业集群的外部效应也会弥补单个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效益不足,形成集群与循环经济的互动机制。另外,通过加快循环经济制度建设,对原有产业集群进行循环经济引导,鼓励循环经济中介组织等方法也有利于集群型循环经济体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产业演进中的循环经济 [J].
柳杨青 ;
杨文进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06) :23-28
[2]   我国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J].
韩玉堂 .
经济纵横, 2008, (10) :122-124
[3]   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互动关系研究 [J].
冯薇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4) :166-172
[4]   基于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体系研究 [J].
张建功 ;
张百尚 ;
郑海涛 .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07, (01) :130-132
[5]   集群内的分工与专业化:一个循环经济园区的实证研究 [J].
胡振鹏 ;
张孝锋 ;
李胜兰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 2006, (03) :14-17
[6]   C模式: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 [J].
诸大建 ;
臧漫丹 ;
朱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6) :8-12
[7]   加强产业集聚效应 推动工业园区生态化 [J].
孔令丞 ;
谢家平 ;
刘宇龙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 (02) :95-99
[8]   论循环经济 [J].
冯之浚 .
中国软科学, 2004, (10) :1-9
[9]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 [J].
李兆前 ;
齐建国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09) :145-154
[10]  
循环经济.[M].吴季松著;.北京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