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0 条
微观尺度绿洲乡村聚落质量评价及其空间重构
被引:26
作者:
马利邦
[1
]
田亚亚
[1
]
谢作轮
[2
]
郭晓东
[3
]
顾渊
[1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农村;
土地利用;
遥感;
乡村聚落质量;
引力模型;
空间重构;
微观尺度;
山丹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901.8 [聚落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摘要:
丰富荒漠绿洲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及乡地域发展的研究案例,为河西走廊绿洲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基于1 km×1 km格网,综合运用乡村聚落质量评价模型和引力模型,分析山丹县1998,2008和2015年乡村聚落质量格局及特征,实现微观尺度上乡村聚落的空间重构。结果表明:1)乡村聚落面积占县域总面积的比例较小,不足0.1个百分点,但其面积扩张较快,其中1998—2008年间增加38.99 hm2,年均增长3.9 hm2,2008—2015年间增加315.2 hm2,年均增长52.53 hm2,后期快于前期;2)乡村聚落质量空间差异显著,与耕地和渠系分布关系密切,"耕地指向性"和"渠系指向性"较为显著;3)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后,斑块数量由3 143个减少至2 269个,斑块密度降低;微、小型聚落减少,中等聚落增加,重构后节约用地52.0 hm2,乡村聚落"散、空、乱"现象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观。基于质量评价的绿洲乡村聚落重构,不仅实现了乡村聚落空间利用效率的提升,同时促进了绿洲乡村聚落的"人-地-水"的协调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27 / 234+295
+295-296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