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巴斯德象限的我国科研机构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被引:21
作者
张守华
机构
[1] 西北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管理部
[2] 西安工业大学
关键词
科研机构; 技术转移; 创新模式; 巴斯德象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2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应用型科研机构的传统"线性模式"已难满足自身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巴斯德象限"的技术创新模式与新型科研机构的创新实践要求,我国科研机构应重新认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通过功能定位、创新资金、创新环节、创新评价等实现有效技术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走进巴斯德象限:中科院的论文发表与专利申请 [J].
温珂 ;
苏宏宇 ;
Scott Stern .
中国软科学, 2016, (11) :32-43
[2]   巴斯德象限取向模型与新型研发机构功能定位 [J].
吴卫 ;
银路 .
技术经济, 2016, (08) :38-44
[3]   政府资助科技项目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障碍及对策 [J].
骆严 ;
焦洪涛 .
中国科技论坛, 2015, (05) :23-29
[4]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的新型科研机构研究——以华大基因为例 [J].
苟尤钊 ;
林菲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 (02) :8-13
[5]   向后学院科学转型中的海洋科研机构——MBARI及其启示 [J].
李平 ;
杨淳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4, 36 (04) :19-25+125
[6]   创业型科研机构初探 [J].
曾国屏 ;
林菲 .
科学学研究, 2014, 32 (02) :242-249
[7]   论日本大学科研定位的“巴斯德象限”取向 [J].
丁建洋 ;
洪林 .
复旦教育论坛, 2010, 8 (05) :83-87
[8]  
我国新型科研组织产生的原因及特征[N]. 赵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16 (003)
[9]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题[N]. 郭铁成,邸晓燕.科技日报. 2014 (006)
[10]  
世界主要国立科研机构概况[M]. 科学出版社 , 白春礼,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