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被引:66
作者
王泽宇 [1 ,2 ]
刘凤朝 [1 ]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海洋经济发展; 协调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运用层次分析、综合指数法对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海洋经济发展进行了评价,运用协调度模型对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了度量。结果表明:(1)近五年两系统间协调度平稳,无显著变化;协调度大于协调发展度,协调发展度呈下降趋势,整体协同效应有待加强;(2)沿海地区省际协调发展度差异明显,多数为海洋科技滞后型;(3)造成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对海洋经济发展贡献相对较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海洋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如科研人才偏少、科研经费不足、科研机构研发能力弱)、海洋科技创新产出较少、海洋科技创新基础较差且重视不够、海洋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海洋科技产业化率低等。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21]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构建 [J].
孙海燕 .
经济地理, 2007, (03) :362-365
[22]   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不确定性定量评价——以长沙市为例 [J].
熊鹰 ;
曾光明 ;
董力三 ;
焦胜 ;
陈桂秋 .
地理学报, 2007, (04) :397-406
[23]   辽宁省经济科技系统协调发展评价与分析 [J].
刘凤朝 ;
潘雄锋 ;
施定国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 (05) :94-98+112
[24]   我国“十一五”海洋资源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 [J].
卢布 ;
吴凯 ;
杨瑞珍 ;
陈印军 ;
张燕青 .
中国软科学, 2006, (07) :42-47
[25]   中国海洋资源现状及海洋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J].
楼东 ;
谷树忠 ;
钟赛香 .
资源科学, 2005, (05) :20-26
[26]   中国海洋经济省际空间差异与海洋经济强省建设 [J].
张耀光 ;
魏东岚 ;
王国力 ;
肇博 ;
宋欣茹 ;
王圣云 .
地理研究, 2005, (01) :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