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尺度粒度变化对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影响——以镇江市为例

被引:7
作者
乔伟峰 [1 ,2 ]
吴江国 [1 ]
王亚华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土地利用景观; 多尺度; 粒度变化; 镇江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705 ; 070501 ;
摘要
基于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开展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粒度变化效应分析可对该数据在不同尺度下的综合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GIS空间分析研究方法,以镇江市为例对4种尺度下的景观格局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景观随着尺度的变化而变化,土地利用景观随粒度变化的幅度与景观类型现状面积呈正相关,而其比率与景观类型面积呈负相关;(2)随着空间粒度的增加,景观破碎度降低,斑块面积向趋于不均匀的方向发展,景观的连接性和优势类型的比重提高;在各用地类型的变化效应方面,基质景观耕地随粒度粗化有空间上连片的趋势,廊道景观连通性降低,非优势景观的斑块逐渐萎缩;(3)粒度变化效应与土地利用景观的分布格局和结构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土地利用数据用于景观格局分析的研究 [J].
马英莲 ;
陈曦 ;
贺永平 ;
彭树宏 ;
刘萍 .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11, 36 (05) :14-16+19
[2]   1:10000比例尺土地利用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分析 [J].
周伟 ;
钟星 ;
袁春 .
中国土地科学, 2010, 24 (11) :20-26
[3]   景观生态学中的尺度分析方法 [J].
蔡博峰 ;
于嵘 .
生态学报, 2008, (05) :2279-2287
[4]   粒度变化对上海市景观格局分析的影响 [J].
孟陈 ;
李俊祥 ;
朱颖 ;
吴彤 ;
肖志坚 ;
张国科 .
生态学杂志, 2007, (07) :1138-1142
[5]   晋西黄土丘陵县域景观格局分析 [J].
张树华 ;
王百田 .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02) :249-251
[6]   泾河流域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分析 [J].
杨丽 ;
甄霖 ;
谢高地 ;
陈操操 .
资源科学, 2007, (02) :183-187
[7]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覆盖景观特征的粒度效应 [J].
龚建周 ;
夏北成 ;
李楠 ;
郭泺 .
生态学报, 2006, (07) :2198-2206
[8]   潼南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J].
何丙辉 ;
徐霞 ;
辜世贤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5, (05) :134-137
[9]   黄土丘陵县域尺度整体景观格局分析 [J].
焦峰 ;
温仲明 ;
王飞 ;
张晓萍 ;
杨勤科 ;
李锐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2) :167-170
[10]   长泰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及对策 [J].
周月梅 ;
陈志强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