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RAPD技术进行野生大豆种群内分化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周晓馥
庄炳昌
王玉民
赵洪琨
机构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吉林公主岭 四平师范学院生物系
[3] 吉林四平
[4] 吉林公主岭
关键词
RAPD; 种群分化; 野生大豆; 分子标记;
D O I
10.16862/j.cnki.issn1674-3873.2001.04.001
中图分类号
Q503 [生物化学技术]; S565.102.4 [];
学科分类号
071010 ; 081704 ; 0901 ;
摘要
利用RAPD技术对 2 5°N野生大豆种群 1 6个样本进行分子标记 .从 1 5 0多个RAPD引物中筛选出具有多态性的引物 2 0个 ,共扩增出 1 46条带 ,其中具有多态性带 60条 ,点 40 .8% .平均遗传距离为0 .1 5 3 6;杂合度为 0 .3 2 4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2 5°N野生大豆 1 6个样本分成 4类 ,种群内存在大量的遗传变异 ,本实验为研究野生大豆种群内及进一步研究种群间的遗传多态性探索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并对野生大豆核心质资源的保存及取样策略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同工酶水平上野生大豆种群内分化的研究 [J].
李军 ;
陶芸 ;
郑师章 ;
周纪纶 .
植物学报, 1995, (09) :669-676
[2]   中国不同纬度不同进化类型大豆的RAPD分析 [J].
庄炳昌 ;
王玉民 ;
徐豹 ;
惠东威 ;
顾京 ;
陈受宜 .
科学通报, 1994, (23) :2178-2180
[3]  
中国野生大豆生物学研究[M]. - 科学出版社 , 庄炳昌主编, 1999
[4]  
现代遗传学[M].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美)阿耶拉(Ayala, 1987
[5]  
Impact of scoring error and reproducibility RAPD data on RAPD based estimates of genetic distance[J] . P. Skroch,J. Nienhui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5 (6)
[6]  
Genetic fingerprinting of pigeonpea[Cajanus cajan (L.) Millsp.] and its wild relatives using RAPD markers[J] . M. B. Ratnaparkhe,V. S. Gupta,M. R. Murthy,P. K. Ranjekar.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