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10
作者
尤鑫 [1 ,2 ]
机构
[1]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水资源; 水资源变化趋势; 供需平衡; 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承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水资源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支撑物质系统。水资源的利用及其承载力研究是区域水资源规划和开发利用管理的重要依据。以黔南州为实例,分析了当地水资源变化趋势和用水结构变化,应用"承载人口数"定量研究黔南州地区不同福利生活水平下的水资源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规模,并对几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水资源承载力不能就水资源单因子研究地区人口承载力,应根据地区资源因子找出承载力的控制因子。黔南州喀斯特人口承载力的决定性限制"原位性资源"是土地资源人口承载的极限,地区水资源丰沛,但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主要制约因素,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数量有足够的空间,建议在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承受性,通过工程措施提高黔南州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推动黔南州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熵值法的河北省农业用水利用效率研究 [J].
户艳领 ;
陈志国 ;
刘振国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6 (03) :136-142
[2]   贵阳市生态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J].
吕敬堂 ;
吕大明 ;
刘海萍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 (02) :24-28
[3]   区域资源承载力的测算与规制——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 [J].
周洪 ;
谷树忠 ;
姚予龙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 34 (01) :58-64
[4]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 [J].
吕永鹏 ;
车越 ;
赵军 ;
张明成 ;
万云峰 ;
吕世会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6) :1004-1013
[5]   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其水资源承载力 [J].
封志明 ;
刘登伟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5) :689-699
[6]   基于不同承载水平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 [J].
袁鹰 ;
甘泓 ;
汪林 ;
游进军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6, (06) :40-43
[7]   民勤盆地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及评估 [J].
唐曲 ;
姜文来 ;
陶陶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5) :672-678
[8]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J].
冯耀龙 ;
韩文秀 ;
王宏江 ;
练继建 ;
黄津明 .
水科学进展, 2003, (01) :109-113
[9]  
Environmental flows allocation in river basins: Exploring allocation challenges and options in the Great Ruaha River catchment in Tanzania[J] . Japhet J. Kashaigili,Reuben M.J. Kadigi,Bruce A. Lankford,Henry F. Mahoo,Damus A. Mashauri.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 2005 (11)
[10]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assessment of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sustainable urban water systems [J].
Rijsberman, MA ;
van de Ven, FHM .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000, 20 (03) :33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