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志评析:智慧旅游时代的应用与创新

被引:23
作者
吴茂英 [1 ]
黄克己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2] 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
关键词
网络志; 智慧旅游; 游客行为; 间隔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1201 ;
摘要
Web 2.0技术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为网络与旅游的结合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并为现代旅游业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人们的旅游搜索和分享方式都与互联网密切相关。该研究认为,互联网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信息搜索和分享的便捷平台,也为旅游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数据信息。如何深度挖掘和利用这些数据,并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做贡献,成为旅游学研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重点介绍网络志研究方法。网络志是人类志在网络时代的应用,在智慧旅游的大背景下具有很强的用武之地。研究认为,网络志能有效帮助我们快速了解新兴的、变化的旅游市场,并做出相应的市场反应。文章结合旅游业的一个新兴现象"间隔年",重点阐述网络志的实用操作步骤(包括前期准备、数据收集、数据解释以及成员检测),并提出该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百度指数与旅游景区游客量的关系及预测研究——以北京故宫为例 [J].
黄先开 ;
张丽峰 ;
丁于思 .
旅游学刊, 2013, 28 (11) :93-100
[2]   收获信任与温暖的新潮旅游群体——对沙发客的初步研究 [J].
段圣奎 ;
张述林 ;
姜辽 .
旅游学刊, 2013, 28 (07) :101-108
[3]   中国大学生也流行“间隔年” [J].
侯磊 .
国际人才交流, 2012, (10) :62-63
[5]   网络志评析:一种探索在线社群的定性方法 [J].
周志民 ;
郑雅琴 ;
陈然 ;
饶志俊 .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2, 28 (03) :47-53
[6]   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 [J].
张凌云 ;
黎巎 ;
刘敏 .
旅游学刊, 2012, 27 (05) :66-73
[7]   探讨大陆游客对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基于网上游记的内容分析 [J].
张文 ;
顿雪霏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 32 (11) :75-83
[8]  
迟到的间隔年[M]. 中信出版社 , 孙东纯, 2009
[9]  
Dark tourism motivations: Simulation, emotional contagion and topographic comparison[J] . Jeffrey S. Podoshen.Tourism Management . 2013
[10]  
A netnographic examination of travelers’ online discussions of risks[J] .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