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人工林树冠结构模型及三维图形可视化模拟

被引:16
作者
刘兆刚
李凤日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
关键词
樟子松人工林; 树冠结构; 静态模型; 动态模型; 可视化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1 [针叶树类];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枝解析的方法,分别于2002和2003年在老山施业区选择不同年龄、不同立地和不同密度的樟子松人工林有代表性的林分设置固定标准地15块(2002年设置7块,2003年设置8块),共获取解析样木53株,实测2298个一级枝活枝条变量因子(包括总着枝深度、方位角、着枝角度、基径、枝长、弦长、弓高)数据资料。基于理论或经验生长方程,建立樟子松人工林树冠结构静态模型及树冠动态生长模型。采用VC++6.0语言为开发平台,结合OpenGL开放式图形库,将生长模型与形态结构模型结合,建立樟子松人工林树冠动态三维图形可视化模拟系统,实现基于实测数据和生长模型的静态、动态单木和林分的可视化模拟。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林分空间结构可视化方法研究 [J].
贺姗姗 ;
彭道黎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9, 24 (02) :157-161
[2]   基于结构-功能互反馈机制的植物生长可视化建模与仿真 [J].
丁维龙 ;
马培良 ;
程志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11) :165-168
[3]   基于结构功能模型实现番茄植株产量优化 [J].
杨丽丽 ;
王一鸣 ;
董乔雪 ;
康孟珍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1) :71-76
[4]   樟子松人工林树冠内一级枝条空间的分布规律 [J].
刘兆刚 ;
李凤日 .
林业科学, 2007, (10) :19-27
[5]   樟子松人工林树冠结构的分形分析 [J].
刘兆刚 ;
刘继明 ;
李凤日 ;
刘艳艳 .
植物研究, 2005, (04) :465-470
[6]   基于3DS MAX脚本的树木生成软件的实现 [J].
李小青 ;
黄心渊 .
农业网络信息, 2005, (07) :14-17
[7]   一种基于序列影像匹配的独立树冠可视化方法 [J].
王志和 ;
张剑清 ;
江万寿 .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5, (01) :39-44
[8]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树冠形状的模拟(英文) [J].
李凤日 .
林业科学, 2004, (05) :16-24
[9]   户外场景中的树木三维模型多层显示法 [J].
刘枫 ;
董嘉挺 ;
洪海 .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3, (S1) :92-97
[10]   树木成长过程的计算机仿真——人工生命的一个问题 [J].
徐盛 ;
袁震东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S1) :19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