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棱大麦茎秆性状与抗倒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17
作者
黄金堂
机构
[1] 福建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莆田
关键词
二棱大麦; 茎秆性状; 抗折力; 弯曲力矩; 倒伏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3 [大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给抗倒伏超高产大麦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选用本所近年育成的12个高产二棱皮大麦品种(系)为材料,在生产和高产条件下研究了茎秆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2个品种的倒2、倒3和倒4节间平均倒伏指数分别为109.0、133.5和163.1;茎秆的抗折力与茎秆贮藏的干物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节间长呈显著负相关;从齐穗期至成熟期、乳熟期倒伏危险性最大;倒伏指数与节间长、秆长及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节间粗度、壁厚关系不密切。说明培育粗秆有利于孕育大穗,但要增强抗倒能力关键在于适当控制株高,增加秆的干物质积累量,促进茎秆和机械组织的发育和充实,增强茎秆弹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大麦育种的矮源分析 [J].
张京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7) :758-764
[2]   小麦茎秆强度的鉴定方法研究 [J].
肖世和 ;
张秀英 ;
闫长生 ;
张文祥 ;
海林 ;
郭会君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01) :7-11
[3]   不同株高小麦品种抗倒伏性与其亚性状及产量相关性研究 [J].
闵东红 ;
王辉 ;
孟超敏 ;
翟耀锋 ;
李学军 ;
曹宁 ;
于新智 .
麦类作物学报, 2001, (04) :76-79
[4]   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 [J].
杨惠杰 ;
杨仁崔 ;
李义珍 ;
姜照伟 ;
郑景生 .
福建农业学报, 2000, (02) :1-7
[5]   小麦品种茎秆的质量及解剖学研究 [J].
王勇 ;
李晴祺 ;
李朝恒 ;
李安飞 .
作物学报, 1998, (04) :452-458+516
[6]   小麦品种茎秆质量的初步研究 [J].
王勇 ;
李朝恒 ;
李安飞 ;
李晴祺 .
麦类作物学报, 1997, (03) :28-31
[7]   小麦品种抗倒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J].
王勇,李晴祺 .
华北农学报, 1995, (03) :84-88
[8]   冬小麦不同产量潜力品种茎秆和旗叶表皮组织结构的比较研究 [J].
王法宏 ;
赵君实 ;
刘和平 .
作物学报, 1995, (02) :244-246
[9]   水稻茎秆抗倒性的研究 [J].
孙旭初 .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04) :32-37
[10]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A]. 赵振东,宋建民,刘建军,刘爱峰.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C].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