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麦育种的矮源分析

被引:12
作者
张京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大麦; 系谱分析; 矮源; 矮秆基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3 [大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系谱分析表明 ,尺八大麦、萧山立夏黄、沧州裸大麦、矮秆齐、浙皮 1号和盐辐矮早 3是我国大麦育种的主要矮源。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我国育成的大麦矮秆和半矮秆品种 (系 ) ,主要是以它们为矮秆亲本的 6大衍生系统组成 ,分别占 14 .5 %、2 1.4 %、11.4 %、5 .7%、7.5 %和 7.5 %。其中尺八大麦、萧山立夏黄和沧州裸大麦主要在 80年代以前使用 ,而矮秆齐、浙皮 1号和盐辐矮早 3则是 80年代大量使用的矮源。在这 6个矮源中 ,前 4个携带相同的矮秆基因uz,位于大麦 3H染色体长臂之上。
引用
收藏
页码:758 / 7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大麦辐射育种研究进展 [J].
韩月澎 ;
陈秀兰 ;
何震天 .
大麦科学, 2000, (03) :11-15
[2]   中国大麦育种主要矮源的遗传等位测验 [J].
张京 .
作物学报, 1998, (01) :42-46
[3]   我国大麦品种的株高变迁及矮源分析 [J].
张京 .
大麦科学, 1994, (04) :11-13
[4]   几个大麦品种的矮秆遗传规律研究 [J].
徐廷文 .
遗传学报, 1978, (03) :235-243
[5]  
中国大麦遗传资源目录[M]. 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资源研究所, 1994
[6]  
中国大麦遗传资源目录[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