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一次梅雨大暴雨成因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15
作者
张端禹
丁治英
王丛梅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关键词
梅雨暴雨; 模拟分析; 对流不稳定; 惯性不稳定;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6.06.015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中尺度非静力模式MM5对2003年梅雨期一次大暴雨天气进行数值模拟,在降雨模拟基本正确的基础上分析暴雨发生原因。结果表明:该次梅雨大暴雨属于切变类暴雨,对流层低层有能量锋区、高层有惯性不稳定活动,暴雨区位于低空急流的左前方、高空急流的右前方。暴雨中心物理量要素的时间—高度演变显示:低层正涡度、辐合,高层负涡度、辐散,深厚的上升运动,等相当位温线抬升,湿位涡及其正、斜压分量3者负值加大均有利于降雨加强;暴雨减弱阶段,这些要素一般向相反方向转变。该次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具有明显的中尺度时、空特点,大暴雨的发生与高层惯性不稳定和低层对流不稳定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827 / 8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强对流活动对对流发展条件影响的数值试验 [J].
王欢 ;
周军 ;
罗树如 ;
陈玉林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2) :145-152
[2]   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的模拟诊断分析 [J].
贺哲 ;
沈桐立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 (04) :487-494
[3]   2003年淮河流域梅汛期首场大暴雨成因分析 [J].
王东生 ;
康志明 ;
杨克明 .
气象, 2004, (01) :16-21
[4]   2003年6月24~25日江南特大暴雨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 [J].
张芳华 ;
马旭林 ;
杨克明 .
气象, 2004, (01) :28-33
[5]   南方地区出现暴雨洪涝北方旱情相继得到缓和——2003年6月 [J].
张玲 .
气象, 2003, (09) :58-61
[6]   高原及冷空气对1998和1991年夏季西太副高及雨带的影响 [J].
宋敏红 ;
钱正安 .
高原气象, 2002, (06) :556-564
[7]   风垂直切变和下滑倾斜涡度发展 [J].
吴国雄 ;
蔡雅萍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7, (03)
[8]  
动力气象学[M]. 气象出版社 , 杨大升等 编著,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