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和GIS的平原和山区贫困县农村耕地利用演变对比

被引:25
作者
谢臻 [1 ,2 ]
张凤荣 [1 ,2 ]
高阳 [1 ,2 ]
张天柱 [1 ,2 ]
张佰林 [3 ]
周建 [4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2] 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3]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4]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
关键词
遥感; 土地利用; 耕地; 贫困县; 地形; 科尔沁左翼后旗; 酉阳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P204 [测量仪器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903 ; 0708 ; 070801 ; 08 ; 0816 ;
摘要
厘清耕地在不同地形环境下的利用情况与变化规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管理与脱贫攻坚的前提。结合遥感和GIS技术,该文对比了平原区贫困县(科尔沁左翼后旗)和山区贫困县(酉阳县)农村耕地数量、质量、分布与种植结构的演变差异。结果表明:1)平原县人均耕地数量远高于山区县,山区县耕地减少,但平原县耕地不降反增。2)平原县耕地质量较低,劣质耕地数量变化剧烈,山区县耕地质量略高,减少的耕地以中低质量为主。3)空间分布上耕地均呈集聚式发展,平原县耕作半径大于山区县,且向外扩张,山区县则向内收缩;平原县耕地斑块数和最大斑块指数持续增大,而山区县斑块数骤减且最大斑块略有增加;平原县平均斑块面积远大于山区县,研究期内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平原县耕地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提高,山区县则降低;平原县耕地优势分布在低地形位区,且变化不显著,山区县则优势分布在中低梯度区,且优势度增加。4)平原县普遍种植粮食作物,山区县以粮食作物为主,但经济作物占比较大且逐年增加。研究认为,地形与耕地资源禀赋的差异造成生产要素比较优势不同,进而耕地利用与农业生产模式不同,在社会经济和政策制度的驱使下,两县耕地利用朝着不同方向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55 / 26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1]  
Spatial patterns of rural poverty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welfare-influencing factors in Bangladesh.[J].Suan-Pheng Kam;Mahabub Hossain;Manik Lal Bose;Lorena S. Villano.Food Policy.2005, 5
[12]  
Agricultural land-use change and its drivers in mountain landscapes: A case study in the Pyrenees.[J].Anne Mottet;Sylvie Ladet;Nathalie Coqué;Annick Gibon.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5, 2
[13]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on poverty–environment interactions.[J].LESLIE CGRAY;WILLIAM GMOSELEY.Geographical Journal.2005, 1
[14]  
土壤地理学.[M].张凤荣.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15]  
景观生态学.[M].邬建国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6]  
以自由看待发展.[M].[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7]  
土地制度、规模经济与农民贫困问题研究.[D].王永华.山西财经大学.2015, 09
[18]   基于地形梯度的土地利用格局与时空变化分析——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J].
郭洪峰 ;
许月卿 ;
吴艳芳 .
经济地理, 2013, 33 (01) :160-166+186
[19]   基于地形梯度的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 [J].
龚文峰 ;
袁力 ;
范文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2) :250-259+303
[20]   自然地理环境的贫困效应检验——自然地理条件对农村贫困影响的实证分析 [J].
曲玮 ;
涂勤 ;
牛叔文 ;
胡苗 .
中国农村经济, 2012, (02) :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