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居民福祉与国土空间规划应对

被引:63
作者
陈明星 [1 ,2 ]
周园 [1 ,2 ]
汤青 [3 ]
刘晔 [4 ,5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
[4]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5] 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中后期; 居民福祉; 幸福感; 国土空间规划; 美丽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120405 ; 020106 ; 083304 ;
摘要
我国城镇化已经步入中后期发展阶段,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内涵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建构。国土空间规划正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落地的关键。本文提出增进居民福祉是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梳理了居民福祉内涵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居民福祉的主客观测度指标体系与方法,归纳了影响居民福祉和幸福感的综合影响因素。借鉴国外空间规划经验,建议把增进城乡居民福祉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之一,并在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中注重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研究、灾害风险评估与韧性城市建设、三生空间优化、社区生活圈规划与精细化管理和大数据与智能决策系统等。城镇化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编制有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城乡居民福祉提升,需要关注和加强城市合理等级体系、城市人口流动格局网络、半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模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配置与均等化、气候变化、城市灾害风险管理以及快速城镇化下人地关系演变等新型城镇化基础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273 / 128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魅力国土空间:重塑区域特色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 [J].
李巍 ;
杨承兴 ;
王录仓 ;
冯斌 ;
权金宗 .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 (03) :501-512
[2]   美丽中国与国土空间规划关系的地理学思考 [J].
陈明星 ;
梁龙武 ;
王振波 ;
张文忠 ;
余建辉 ;
梁宜 .
地理学报, 2019, 74 (12) :2467-2481
[3]  
从信息化赋能到综合赋能: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思路探索[J]. 甄峰,张姗琪,秦萧,席广亮.自然资源学报. 2019(10)
[4]   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承载力反思:概念、理论与实践 [J].
郝庆 ;
邓玲 ;
封志明 .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 (10) :2073-2086
[5]   均衡紧凑网络型国土空间规划——日本的实践及其启示 [J].
李国平 .
资源科学, 2019, 41 (09) :1610-1618
[6]   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技术创新 [J].
顾朝林 ;
曹根榕 .
北京规划建设, 2019, (04) :64-70
[7]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J].
杨保军 ;
陈鹏 ;
董珂 ;
孙娟 .
城市规划学刊, 2019, (04) :16-23
[8]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理论内涵的认知与建构 [J].
陈明星 ;
叶超 ;
陆大道 ;
隋昱文 ;
郭莎莎 .
地理学报, 2019, 74 (04) :633-647
[9]   新型城镇化前置条件与驱动机制的重新认知 [J].
樊杰 ;
郭锐 .
地理研究, 2019, 38 (01) :3-12
[10]   中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规律性与重点方向 [J].
方创琳 .
地理研究, 2019, 38 (01) :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