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策略

被引:9
作者
代娟
张定梅
陆家海
机构
[1]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关键词
地震; 传染性疾病; 预防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4 [防疫措施和管理];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构成了很大威胁。地震能够瞬间破坏人类的生活环境,并且和其他各种影响因素协同作用,导致地震后灾区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改善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及预防传染病的爆发是地震后卫生防疫工作的首要目标。实践证明,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使"大灾之后无大疫"。本文对地震后灾区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对策进行综述。
引用
收藏
页码:506 / 5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地震灾区现场紧急状态下传染病风险因素与防控策略 [J].
张玉润 ;
郝元涛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 (04) :375-378+464
[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测因素 [J].
马萍 ;
潘集阳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 (04) :379-382
[3]   汶川地震异地治疗伤员创伤后应激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关念红 ;
王昆 ;
魏钦令 ;
张晋碚 ;
王厚亮 ;
王继辉 ;
冀二妮 ;
张明 ;
刘海润 ;
王珣 ;
邓永杰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 (04) :361-366
[4]   汶川地震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J].
王相兰 ;
陶炯 ;
温盛霖 ;
甘照宇 ;
李雷俊 ;
郑俩荣 ;
单鸿 ;
张晋碚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 (04) :367-371
[5]   四川地震灾区动物疫病防控策略 [J].
蒋云 ;
刘茂文 ;
张基明 .
畜牧市场, 2008, (06) :20-21
[6]   印尼班图尔地震灾区痢疾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 [J].
刘爱兵 ;
韩彬 ;
刘元明 .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7, (09) :543-545
[7]   他们同样是最可爱的人——来自普洱地震中的卫生防疫工作纪实 [J].
李跃斌 .
防灾博览, 2007, (04) :31-32
[8]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中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J].
吴学杰 ;
郑静晨 ;
彭碧波 ;
郭晓东 ;
李向晖 .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7, (05) :288-290
[9]   印尼海啸灾区救援中的卫生防疫工作 [J].
李向晖 ;
程纪群 ;
刘爱兵 ;
候世科 ;
管晓萍 .
中国急救医学, 2005, (04) :275-276
[10]   地震、洪涝、海啸等自然灾害次生传染病的流行病学问题与对策 [J].
于长水 ;
庞作章 ;
姜广起 .
口岸卫生控制, 2005, (0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