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模式”还是“中国经验”?
被引:10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克钦
史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史伟
机构
:
[1]
河北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来源
: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
2006年
/ 02期
关键词
:
中国模式;
北京共识;
中国经验;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
0201 ;
020105 ;
摘要
:
关于中国发展道路与模式的理论研究从“中国模式”概念的提出起日趋广泛和深入,如何看待“中国模式”提法的积极意义,怎样认识其理论缺陷、逻辑矛盾和理性不足尤显重要。较之“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何以能以更趋成熟的理论形态成为学术界的共识。本文将从宏观视角对此予以学理性的归因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发展道路的反思:不应抛弃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遗产
[J].
阿里夫·德里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阿里夫·德里克
;
远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远山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5,
(05)
:4
-8
[2]
关于“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研究的若干思考
[J].
庄俊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编译局世界所
庄俊举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5,
(05)
:24
-28
[3]
重新审视“渐进式改革”
[J].
曹子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曹子坚
.
中国改革,
2005,
(08)
:25
-28
[4]
21世纪的中国经济将充满变数[J]. 李志宁.书摘. 2005(04)
←
1
→
共 4 条
[1]
中国发展道路的反思:不应抛弃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遗产
[J].
阿里夫·德里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阿里夫·德里克
;
远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远山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5,
(05)
:4
-8
[2]
关于“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研究的若干思考
[J].
庄俊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编译局世界所
庄俊举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5,
(05)
:24
-28
[3]
重新审视“渐进式改革”
[J].
曹子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曹子坚
.
中国改革,
2005,
(08)
:25
-28
[4]
21世纪的中国经济将充满变数[J]. 李志宁.书摘. 2005(0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