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机理研究现状与探析

被引:101
作者
张青元 [1 ]
胡淑萍 [2 ]
机构
[1]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
[2] 山西财经大学校医院
关键词
灸法; 机理研究; 综述文献;
D O I
10.13460/j.issn.1005-0957.2008.05.023
中图分类号
R245.81 [艾灸];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31]   不同灸法对穴位温度影响的对比观察 [J].
董新民 ;
董泉声 ;
先茂全 ;
郑贤龙 ;
张素华 .
中国针灸, 1999, (01) :22-23+25-26
[32]   艾灸对高脂血症调脂作用的研究 [J].
吴中朝 ;
王玲玲 ;
徐兰凤 ;
刘跃光 ;
王沂争 ;
朱苗花 .
上海针灸杂志, 1997, (06) :7-8
[33]   艾灸疗法的生物物理机制初探 [J].
杨华元,刘堂义 .
中国针灸, 1996, (10) :17-18+59
[34]   运用电子灸诱导纯蛋白衍生物反应性淋巴细胞 [J].
陆静 .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95, (03) :61-61
[35]   熏脐灸对脾虚患者胃电调整作用的临床观察 [J].
易受乡 ;
王履华 ;
王慧珠 .
上海针灸杂志, 1994, (05) :195-197
[36]  
艾灸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免疫调节功能的探讨[J]. 张丽束,林志商,曾锡坤,刘素勤,项平,李忠仁.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5 (06)
[37]  
灸法及灸法退热与[位皮肤感受器的关系. 董泉声.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