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冻土50年来的气温环境变化

被引:10
作者
魏智 [1 ]
金会军 [1 ]
罗崇旭 [2 ]
张建明 [1 ]
吕兰芝 [1 ]
杨思忠 [1 ]
吉延军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气温环境; 变化特征; 冻土; 东北地区;
D O I
10.13885/j.issn.0455-2059.2008.03.013
中图分类号
P468.2 []; P423.3 [地面温度变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东北地区124个气象站建站以来50年气温资料的分析发现:1976~2000年的平均气温比1950~1976年的上升了约1℃,年变化率为0.04℃/a,且在东西方向上的变化率为0.039~0.043℃/a,大于南北方向上的(0.032~0.036℃/a),方差分析也标明气温变化在两个方向存在一定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退化及其趋势初步评估 [J].
金会军 ;
于少鹏 ;
吕兰芝 ;
郭东信 ;
李英武 .
冰川冻土, 2006, (04) :467-476
[2]   吉林省西部草地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J].
李建平 ;
张柏 ;
张树清 .
兰州大学学报, 2006, (04) :43-48
[3]   大兴安岭北部晋宁期片麻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J].
秦秀峰 ;
郭原生 ;
刘旭光 ;
付善明 ;
张广纯 .
兰州大学学报, 2005, (04) :6-10
[4]   大兴安岭林区多年冻土退化的驱动力分析 [J].
周梅 ;
余新晓 ;
冯林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2, (04) :44-47
[5]   我国东北部冻土温度和分布与气候变暖 [J].
周幼吾 ;
王银学 ;
高兴旺 ;
岳汉森 ;
不详 .
冰川冻土 , 1996, (S1) :139-147
[6]   大兴安岭北部植被对高胁迫冻土环境及干扰的响应 [J].
张齐兵 .
冰川冻土, 1994, (02)
[7]   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地区地温特征 [J].
戴竞波 .
冰川冻土, 1982, (03) :53-63
[8]   我国东北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多年冻土历史演变及其形成时代 [J].
郭东信 ;
李作福 .
冰川冻土, 1981, (04) :1-16
[9]   东北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分区 [J].
郭东信 ;
王绍令 ;
鲁国威 ;
戴竞波 ;
李恩英 .
冰川冻土, 1981, (03) :1-9
[10]   Permafrost and climatic change in China [J].
Jin, HJ ;
Li, SX ;
Cheng, GD ;
Wang, SL ;
Li, X .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2000, 26 (04) :387-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