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暖切变型暴雨的分析研究

被引:14
作者
张立生 [1 ]
孙建华 [1 ]
赵思雄 [1 ]
亓翠云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山东省莱芜市气象局
关键词
暖切变线; β中尺度对流系统; 暴雨; 长江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中国暴雨试验(CHeRES)期间的外场试验加密观测资料和1°×1°的NCEP(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资料对2002年6月18~19日长江中游的一次暖切变型强降水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该暖切变及其环境条件很有特色。结果表明:这次长江流域暖切变线是一个较为浅薄的系统,尽管系统并不深厚,但它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和局地性,且引发了该地区的强降水;卫星TBB(Black Body Temperature)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揭示,沿暖切变上形成的多个β中尺度对流系统是这次暴雨的直接制造者;该暖切变线和高空急流在长江流域产生的低空辐合与高空辐散配置,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大尺度环境;此外,低空急流在本次过程中也有重要的影响,不但给暴雨区输送了足够的水汽,使暖空气明显向北推进,还对不稳定能量的增强和维持起了重要的作用;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对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亦有重要贡献。在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暖切变暴雨的概念模型。最后,对暖切变暴雨类型的多样性做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8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