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类型的研究

被引:20
作者
张富元
章伟艳
张德玉
辛春英
孟翊
陈荣华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3] 华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
南海东部; 表层沉积物; 沉积物类型; 沉积环境; 沉积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44.3 [锰结核];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南海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可被分为11种类型:含岩块砾石黏土质粉砂、贝壳珊瑚砂、黏土质粉砂、钙质黏土、钙质软泥、有孔虫砂、深海黏土、含铁锰微粒粉砂质黏土、硅质黏土、含火山灰硅质黏土、含火山灰粉砂质黏土.这些类型按物源和成因可被分为陆源碎屑、钙质碎屑和硅质碎屑、火山碎屑3大类型,其中陆源碎屑分布面积约占50%,钙质碎屑占20%,硅质碎屑和火山碎屑各占15%.在物质来源、海底地形、火山作用、生物作用、水动力条件等因素影响和控制下,由于沉积环境的差异,故区内褐色类沉积物最多(60 68%),灰色类沉积物次之(38 20%),黄色类沉积物最少(1 12%).台湾省以南到17°N以北海区沉积物以陆源沉积物分布为主;巴士海峡以西海区沉积物较粗,常含砂岩块和砾石;东沙群岛以东海区钙质生物碎屑沉积丰富;中、西部海区以含铁锰微粒沉积物为主;中、南部海区水深大,主要分布硅质沉积物;南部海区、礼乐滩北缘沉积物受礼乐滩珊瑚碎屑影响大,沉积物类型为钙质软泥.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南海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锶同位素物源示踪研究 [J].
张霄宇 ;
张富元 ;
章伟艳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 (04) :43-49
[2]   南海陆坡高速堆积体的物质来源 [J].
邵磊 ;
李献华 ;
韦刚健 ;
刘颖 ;
房殿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10) :828-833
[3]   南海深海平原铁锰微粒的初步研究 [J].
李志珍 .
东海海洋, 1987, (Z1) :126-135
[4]   南海东北部沉积类型的分布规律 [J].
苏广庆 ;
罗又郎 ;
邱传珠 ;
陈绍谋 ;
蔡慧梅 ;
涂霞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5, (11) :1030-1037
[5]  
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评价原理和矿区圈定方法.[M].张富元等著;.海洋出版社.2001,
[6]  
南海海洋科学集刊.[M].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编辑;.科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