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廊道范围计算及旅游空间构建研究——以西南丝绸之路(云南段)为例

被引:32
作者
王立国 [1 ]
陶犁 [2 ]
张丽娟 [1 ]
李杰 [3 ]
机构
[1] 大理学院政法与经管学院
[2]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3] 云南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文化廊道; 文化元素; 影响力半径; 廊道范围; 旅游空间结构;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2.06.009
中图分类号
K902 []; F592.99 [旅游经济地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桑地亚哥.得.卡姆波斯特拉朝圣之路(Santiago de Compostela)的成功申遗,以及近年来京杭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呼声的高涨,跨区域大型线性遗产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在对文化线路和遗产廊道进行中国化的理论解读后,引入了文化廊道的理念。以西南丝绸之路(云南段)为例,在专家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地理学的方法,借助于GIS对廊道空间进行分析,提出了确定廊道范围的计算方法,并推导出文化元素"影响力半径"的计算公式;从节点、通道、域面三个方面对西南丝绸之路(云南段)的旅游空间进行了构建,并给出了廊道空间分析、构建的方法和指标体系,为西南丝绸之路旅游开发及其他文化廊道(茶马古道、京杭大运河等)的保护和开发机制研究提供了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作为遗产类型的文化线路——《文化线路宪章》解读 [J].
王建波 ;
阮仪三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4) :86-92
[3]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线路 [J].
李伟 ;
俞孔坚 ;
不详 .
城市问题 , 2005, (04) :7-12
[4]   国内旅游空间结构研究述评 [J].
尹贻梅 ;
陆玉麒 ;
邓祖涛 .
旅游科学, 2004, (04) :49-54+61
[5]   遗产廊道与大运河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 [J].
李伟 ;
俞孔坚 ;
李迪华 .
城市问题, 2004, (01) :28-31+54
[6]  
高等经济地理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杨吾扬,梁进社著, 1997
[7]  
Greenways and the US National Park system[J] . Ervin H. Zube.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 199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