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规范属性及司法适用

被引:16
作者
聂立泽
胡洋
机构
[1] 中山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帮助犯量刑规则; 独立犯罪构成; 法条属性; 处罚范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针对刑法第287条之二第1款的解释,国内存在量刑规则说和帮助行为独立犯罪化说的对立。前者存在疑问:首先,忽视了分则之罪均为独立的犯罪构成,会导致没有构成要件的量刑规则,造成罪名虚置。其次,连锁帮助犯只能适用帮助犯的量刑规则,不适用从犯的规定,由此较之独立犯罪说处罚更重,罪刑失衡。且其构成要件和量刑规则的区分标准不明确,使同一法条兼具正犯构成要件和共犯量刑规则两种矛盾的属性,有悖于罪刑法定原则。最后,在个案处理上,量刑规则说得出的结论在行为无价值论看来不牢固。而独立犯罪化说则没有以上疑问,且更有利于规范引导和法益保护。因此,该款规定的当属独立的犯罪构成,而非帮助犯的量刑规则。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21]   刑法解释中的形式论与实质论之争 [J].
劳东燕 .
法学研究, 2013, 35 (03) :122-139
[22]   参与自杀的可罚性研究 [J].
钱叶六 .
中国法学, 2012, (04) :99-111
[23]   自杀的认定及其相关行为的刑法评价 [J].
王钢 .
法学研究, 2012, 34 (04) :154-174
[24]   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事实与理念之展开 [J].
陈兴良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1, 17 (02) :3-9
[25]   加重构成与量刑规则的区分 [J].
张明楷 .
清华法学, 2011, 5 (01) :7-15
[26]   实质解释论的再提倡 [J].
张明楷 .
中国法学, 2010, (04) :49-69
[27]   “过失共同正犯”质疑 [J].
黎宏 .
人民检察, 2007, (14) :23-28
[28]   罪刑法定视域中的刑法适用解释 [J].
梁根林 .
中国法学, 2004, (03) :12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