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我国城市牺牲性、损耗性蔓延假说及其验证——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3
作者:
李效顺
[1
,2
]
曲福田
[2
]
张绍良
[1
]
公云龙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城市蔓延;
研究假说;
实证检验;
徐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论文针对当前中国城市蔓延这一牵动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普遍关注的复杂问题,将其归结为突破"合理界线"、逼近"生存红线"、逾越"和谐主线"三大症结。以此"三条线"为研究切入点,从地价均衡视角,提出城市牺牲性、损耗性蔓延假说,并以徐州市为例加以实证。结果表明:其一,理论分析判断,与国外城市福利性和亏损性蔓延不同,我国城市蔓延区分为牺牲性和损耗性两类,同时存在理想、适度和极限三个边界;其二,测算结果显示,徐州市农地资源的综合价值为9.58×106元/hm2,其中市场价值为5.93×106元/hm2,另外38.07%的非市场价值(生态和社会价值之和)由于市场和制度不完善而很难显化;第三,实证分析检验,徐州市牺牲性蔓延规模为1.08×104 hm2,其中占用耕地为4.32×103 hm2,损耗性蔓延规模为2.83×103 hm2,其中占用耕地为8.81×102 hm2,从而验证了研究假说。基于研究结论,论文建议未来我国城市治理和土地政策应该做出两步调整:第一步,首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政绩考核体系,通过适度边界调控并加大基本农田等关键资源保护考核权重,有效遏制政府失灵引起的城市损耗性蔓延;第二步,尽快完善土地市场机制,将农地资源外部成本内部化,并作为城市蔓延扩张治理决策创新的主要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012 / 2024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