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学方法论的问题划分与实践运用——以“环境权入宪”为例

被引:3
作者
陈海嵩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法学方法论; 问题域; 环境权入宪; 规范选择问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2.6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应避免抽象的争论,从实践出发,提出可操作性的研究路径,为环境法学研究提供交流的基础性平台。在研究的逻辑过程中,问题属性的明确是最为重要的一环。"环境权入宪"是一个规范选择问题,而非事实判断问题或价值判断问题。我国宪法中应采取何种规范模式,应立基于环境保护及宪法实践的具体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废止齐案“批复”之举值得嘉许 [J].
秦前红 .
法学, 2009, (04) :14-17
[2]   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J].
陈海嵩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4) :51-56
[3]   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环境权入宪的功能 [J].
吴卫星 .
环境保护, 2008, (03) :55-57
[4]   环境权入宪的必要性 [J].
王斌 .
山东社会科学, 2008, (02) :130-132
[5]   论宪法上的环境权 [J].
侯怀霞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2) :71-74
[6]   生态危机的宪法回应 [J].
吴卫星 .
法商研究, 2006, (05) :70-74
[7]  
环境伦理与环境法——也论环境法的伦理基础.[J].陈海嵩;.环境资源法论丛.2006, 00
[8]   印度宪法中的环境保护原则 [J].
栾志红 .
河北法学, 2004, (09) :134-136
[9]   环境权问题:一种新的探讨路径 [J].
朱谦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4, (05) :96-103
[10]   公民环境权宪法化的法理分析 [J].
陈书全 ;
徐海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2) :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