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煤层气井产量的关键因素分析——以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区块为例

被引:128
作者
陈振宏
王一兵
杨焦生
王宪花
陈艳鹏
赵庆波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煤层气开发; 产能; 解吸压力; 地层压力; 影响因素; 排采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42 [开拓与准备工作];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研究了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区块煤层气投产井地质特征、压裂增产工艺、生产状况及排采技术等,分析了影响煤层气单井产量的关键因素,并讨论了提高煤层气井单井产量需要关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煤层气高产井通常临界解吸压力与地层压力的比值较高,压裂施工时加砂量、用液量高;采用变排量施工工艺,控制裂缝形态,可提高压裂效果;特别是煤层气产出表现出"气、水差异流向"规律:构造高部位利于产气,构造低部位利于产水。在煤层气开发中,必须保证科学的排采制度,坚持"缓慢、长期、持续、稳定"的原则,排采早期保证液面稳定缓慢下降。在产气阶段,要保持合理套压,排采制度切忌变化频繁,避免由于煤层压力激动造成煤层坍塌和堵塞。
引用
收藏
页码:409 / 412+416 +4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高煤阶与低煤阶煤层气藏物性差异及其成因 [J].
陈振宏 ;
贾承造 ;
宋岩 ;
王红岩 ;
王一兵 .
石油学报, 2008, (02) :179-184
[2]   构造抬升对高、低煤阶煤层气藏储集层物性的影响 [J].
陈振宏 ;
贾承造 ;
宋岩 ;
王红岩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4) :461-464
[3]   高、低煤阶煤层气藏成藏过程及优势地质模型 [J].
陈振宏 ;
宋岩 .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03) :275-278
[4]   煤层气基础理论、聚集规律及开采技术方法进展 [J].
王红岩 ;
李景明 ;
刘洪林 ;
李贵中 ;
李隽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6) :14-16
[5]   无烟煤煤层气成藏与产气机理研究——以沁水盆地无烟煤为例 [J].
饶孟余 ;
钟建华 ;
杨陆武 ;
叶建平 ;
吴建光 .
石油学报, 2004, (04) :23-28
[6]   中国煤储层渗透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J].
叶建平 ;
史保生 ;
张春才 .
煤炭学报, 1999, (02) :8-12
[7]   沁水盆地燕山期构造热事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J].
陈刚 .
西北地质科学, 1997, (02) :63-67
[8]   中国煤层气分布特征及高产富集因素 [J].
赵庆波 ;
李五忠 ;
孙粉锦 .
石油学报, 1997, (04) :1-6
[9]   山西南部晚古生代煤的煤化作用及其控气特征 [J].
秦勇 ;
宋党育 ;
王超 .
煤炭学报, 1997, (03) :8-13
[10]  
中国煤层气地质[M]. 地质出版社 , 张建博等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