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坳陷邛西构造须二段裂缝特征及期次探讨

被引:12
作者
陈颖莉
顾阳
陈古明
蒋德生
机构
[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
关键词
川西坳陷; 晚三叠世; 气藏; 构造; 裂缝(地质); 特征; 期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2年随着邛西3井获得高产工业气流,揭开了川西坳陷邛西构造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段气藏勘探开发的序幕。该区须二段气藏为裂缝—孔隙性气藏,储层以致密碎屑岩为主,之所以能成为有效储层是因为与裂缝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该地层裂缝类型、力学机制和特征参数的综合定量化分析,探讨了裂缝发育的机制、控制因素和期次。结果认为:邛西构造须二段主要发育近南北向、北东向、近东西向和北西向4组裂缝,近南北向的裂缝较北东向裂缝发育;区内裂缝以高角度构造剪切裂缝为主,次为近水平成岩裂缝、滑脱裂缝以及与异常高压有关的裂缝;构造裂缝主要在印支期、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期形成,成岩裂缝的形成时期比较漫长,与异常高压相关的裂缝主要在白垩纪形成。裂缝的形成、发育期次和规模主要受控于区域构造事件,且两者具有较好的耦合关系;岩性、层厚、断层等因素也直接影响着裂缝发育的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0+164 +164-1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龙门山断裂带印支期左旋走滑运动及其大地构造成因 [J].
王二七 ;
孟庆任 ;
陈智樑 ;
陈良忠 .
地学前缘, 2001, (02) :375-384
[2]   龙门山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解析与川西前陆盆地的发育 [J].
贾东 ;
陈竹新 ;
贾承造 ;
魏国齐 ;
李本亮 ;
张惬 ;
魏东涛 ;
沈扬 .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03) :402-410
[3]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天然气有利区带评价 [J].
李宗银 ;
李耀华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4, (02) :1-4+6
[4]   北喜马拉雅穹隆带然巴韧性剪切带石英动态重结晶颗粒的分维几何分析与主要流变参数的估算 [J].
张波 ;
张进江 ;
郭磊 .
地质科学, 2006, (01) :158-169
[5]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模式探讨 [J].
杨克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6) :786-793+803
[6]   裂缝的分形分析方法 [J].
侯贵廷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1994, (04) :299-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