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藻抗运动性疲劳作用的实验

被引:6
作者
庞辉
何惠
李倩茗
机构
[1] 广西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
[2] 广西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关键词
运动过度; 酶类/血液; 丙二醛; 生物化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87 [运动医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6 ;
摘要
目的:观察螺旋藻对大鼠力竭运动时间及血清中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丙二醛浓度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1在广西医科大学生理实验室完成。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力竭运动组、螺旋藻力竭运动组,每组10只。安静组、力竭运动组喂普通饲料,螺旋藻力竭运动组在饲料中加入15%螺旋藻干粉喂养,共喂养1个月。力竭运动组、螺旋藻力竭运动组大鼠在跑台上进行下坡运动至力竭,跑台速度16m/min,坡度为-16°,力竭标准为动物已跟不上预定速度,经电刺激尾巴仍不能继续往前跑。力竭运动组、螺旋藻力竭运动组大鼠力竭后即刻腹腔麻醉断头处死,同时亦将安静组麻醉后处死,颈动脉采血,分离血清,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活性、丙二醛的水平,评估机体运动损伤的情况。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螺旋藻力竭运动组力竭运动时间明显少于力竭运动组(81.4±13.7),(72.8±15.3)min,(t=2.12,P=0.048)。②力竭运动组血清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活性、丙二醛浓度明显高于安静组(86.6±4.0),(42.6±4.6)μkat/L;(6.62±0.38),(4.82±0.31)μkat/L;(7.90±0.48),(5.84±0.72)μkat/L;(6.16±0.36),(4.47±0.15)μmol/L,(q=29.70,16.09,11.50,17.49,P=0.000),螺旋藻力竭运动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力竭运动组(53.6±5.3)μkat/L,(5.85±0.35)μkat/L,(6.90±0.45)μkat/L,(4.64±0.29)μmol/L,(q=19.22,6.89,5.56,15.73,P<0.01)。结论:螺旋藻可减轻力竭运动后代谢引起的氧自由基损伤,保护细胞膜结构的稳定,调节渗透压平衡,防止过氧化损伤,从而起到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00 / 20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运动后大鼠血清中相关酶学变化的比较研究 [J].
许敬 ;
黄叔怀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18) :2522-2523
[2]   螺旋藻抗疲劳保健功能的检验与评价 [J].
刘刚 ;
何树森 ;
欧世平 ;
张佳柯 ;
兰利琼 ;
卿人韦 ;
傅华龙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1, (06) :22-24
[3]   牛磺酸和力竭运动对大鼠血液生物化学的影响 [J].
魏源 ;
罗桂珍 ;
林石梅 ;
许实德 ;
吴婵清 .
生命科学研究, 2001, (03) :221-224
[4]   过度训练对大鼠血清CK、LDH、SOD、SDH活性及UMb含量影响的研究 [J].
田振军 ;
石磊 ;
刘小杰 ;
熊正英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0, (01) :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