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夏季海陆热力对比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被引:6
作者
华文剑
陈海山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全球变暖; 海陆热力对比; 多模式超级集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耦合模式比较20世纪气候模拟试验和21世纪SRES(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s Scenarios)A1B情景气候预估试验结果,探讨了东亚区域海陆热力对比对全球变暖的响应。首先通过超级集合方法,重建了20世纪40a(1960—1999年)和预估了21世纪40 a(2020—2059年)东亚地区的海陆热力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东亚夏季海陆热力对比的过去40 a的变化特征及其未来的可能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超级集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单个模式存在的不确定性,其结果优于多模式的算术平均结果。利用超级集合方法能够很好地再现1960—1999年间海陆热力差指数的变化特征,并且有效地降低与再分析资料的均方根误差。进一步分析发现,陆面温度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变化较明显,尤其在华南地区存在显著增温;而东亚大陆季风区,存在明显的降温趋势。利用超级集合方法预估未来海陆热力对比的结果表明,在2040年前存在较强的海陆热力差,而2050后海陆热力对比有减弱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65 / 37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基于IPCC-AR4模式资料的地面气温超级集合预测 [J].
智协飞 ;
伍清 ;
白永清 ;
祁海霞 .
气象科学, 2010, 30 (05) :708-714
[2]   基于IPCC A1B情景的中国未来气候变化预估:多模式集合结果及其不确定性 [J].
李博 ;
周天军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6 (04) :270-276
[3]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地面气温的超级集合预报 [J].
智协飞 ;
林春泽 ;
白永清 ;
祁海霞 .
气象科学, 2009, 29 (05) :569-574
[4]  
The Relationship of Land-Ocean Thermal Anomaly Difference with Mei-yu and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J]. 王志福,钱永甫.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9(01)
[5]   南亚海陆热力差异及其对热带季风区环流的影响 [J].
王同美 ;
吴国雄 .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01) :37-43
[6]   亚洲南部地区海陆分布和南半球陆地对亚洲夏季风影响的数值试验 [J].
金啟华 ;
何金海 ;
陈隆勋 ;
祝从文 .
大气科学, 2006, (05) :1043-1053
[7]   Impact of Ocean-Continent Distribution over Southern Asia on the Formation of Summer Monsoon [J].
金啟华 ;
何金海 ;
陈隆勋 ;
祝从文 .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006, (01) :95-108
[8]   4~6月青藏高原热状况与盛夏东亚降水和大气环流的异常 [J].
段安民 ;
刘屹岷 ;
吴国雄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0) :997-1004
[9]   局地海陆热力对比对南海夏季风爆发影响的数值试验 [J].
任雪娟 ;
钱永甫 .
热带气象学报, 2002, (04) :327-334
[10]   南北两半球大气的相互作用和季风的本质 [J].
曾庆存 ;
李建平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2, (04) :433-448